數控機床加工精度降低什么原因原因
來源:泰安海數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發布日期:2015-12-10 9:03:58 訪問次數:
造成加工精度異常故障的原因隱蔽性強,診斷難度比較大,歸納出五個主要原因:機床進給單位被改動或變化;機床各個軸的零點偏置異常;軸向的反向間隙異常;電機運行狀態異常,即電氣及控制部分異常;機械故障,如絲杠,軸承,軸聯器等部件。另外加工程序的編制,刀具的選擇及人為因素,也可能導致加工精度異常。
造成加(jia)工(gong)精度異(yi)常故障(zhang)的(de)原(yuan)(yuan)因(yin)(yin)隱蔽性強,診(zhen)斷難度比較大(da),歸(gui)納出(chu)五個(ge)主要原(yuan)(yuan)因(yin)(yin):機床進給單位(wei)被改動(dong)或(huo)變化;機(ji)床各(ge)個軸的零點偏置異(yi)常(chang)(chang);軸向的反(fan)向間隙異(yi)常(chang)(chang);電(dian)機(ji)運行狀態異(yi)常(chang)(chang),即電(dian)氣及控制部(bu)分(fen)異(yi)常(chang)(chang);機(ji)械故障,如(ru)絲杠,軸承,軸聯器等部件。另外加工程(cheng)序的編制,刀具的選擇及人為因素,也可能導致加工精度異常。
一、造成加工精度異常故障的原因 造成加工精度異常故障的原因隱蔽性強,診斷難度比較大,歸納出五個主要原因:機床進給單位被改動或變化;機床各個軸的零點偏置異常;軸向的反向間隙異常;電機運行狀態異常,即電氣及控制部分異常;機械故障,如絲杠,軸承,軸聯器等部件。另外加工程序的編制,刀具的選擇及人為因素,也可能導致加工精度異常。 二、數控機床故障診斷原則 1.先外部后內部數控機床是集機械,液壓,電氣為一體的機床,故其故障的發生也會由這三者綜合反映出來。維修人員應先由外向內逐一進行排查,盡量避免隨意地啟封,拆卸,否則會擴大故障,使機床喪失精度,降低性能。 2.先(xian)機(ji)(ji)械后(hou)電氣一般來說,機(ji)(ji)械故障(zhang)較易發覺,而數控系統故障的診斷則難度較大些。在故障檢修之前,首先注意排除機械性的故障,往往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 3.先靜后動先在機床斷電的靜止狀態下,通過了解,觀察,測試,分析,確認為非破壞性故障后,方可給機床通電;在運行工況下,進行動態的觀察,檢驗和測試,查找故障。而對破壞性故障,必須先排除危險后,方可通電。 4.先簡單后復雜當出現多種故障互相交織掩蓋,一時無從下手時,應先解決容易的問題,后解決難度較大的問題。往往簡單問題解決后,難度大的問題也可能變得容易。 三、數控機床故障診斷方法 1.直觀法(fa):(望聞問切)問-機床的故障現象(xiang),加(jia)工狀況(kuang)等(deng);看-CRT報(bao)警(jing)信息,報(bao)警(jing)指示燈(deng),電容器等(deng)元件變形(xing)煙熏燒焦,保(bao)護器脫扣(kou)等(deng);聽(ting)-異常聲響;聞-電氣元件焦糊味及其它異味;摸-發熱,振動,接觸不良等。 2.參數檢查法:參數通常是存放在RAM中,有時電池電壓不足,系統長期不通電或外部干擾都會使參數丟失或混亂,應根據故障特征,檢查和校對有關參數。 3.隔(ge)離法:一(yi)些故障,難(nan)以區分是數控部分,還是伺服系統或機械部分造成的,常采用隔離法。 4.同類對調法用同功能的備用板替換被懷疑有故障的模板,或將功能相同的模板或單元相互交換。 5.功能程序測試法將G,M,S,T,功能的全部指令編寫一些小程序,在診斷故障時運行這些程序,即可判斷功能的缺失。 四、加工精度異常故障診斷和處理實例 1.機械故障導致加工精度異常 故(gu)障現象:一臺SV-1000立式加工中心,采用Frank系統。在加工連桿模具過程中,忽然發現Z軸進給異常,造成至少1mm的切削誤差量(Z方向過切)。 故障診斷:調查中了解到,故障是忽然發生的。機床在點動,在手動輸入數據方式操作下各個軸運行正常,且回參考點正常,無任何報警提示,電氣控制部分硬故障的可能性排除。應主要對以下幾個方面逐一進行檢查。 檢查機床精度異常時正在運行的加工程序段,特別是刀具長度補償,加工坐標系(G54-G59)的校對和計算。 在點動方式下,反復運動Z軸,經過視,觸,聽,對其運動狀態診斷,發現Z向運動噪音異常,特別是快速點動,噪音更加明顯。由此判斷,機械方面可能存在隱患。 檢查(cha)機床(chuang)Z軸精度。用手(shou)搖脈(mo)沖發生器移動Z軸,(將其(qi)倍率定(ding)為(wei)1×100的擋(dang)位,即每變化(hua)一步(bu),電機進給0.1mm),配合百分表觀察Z軸的運動情況。在單向運動保持正常后作為起始點的正向運動,脈沖器每變化一步,機床Z軸運動的實際距離d=d1=d2=d3=…=0.1mm,說明電機運行良好,定位精度也良好。而返回機床實際運動位移的變化上,可以分為四個階段:(1)機床運動距離d1>d=0.1mm(斜率大于1);(2)表現出為d1=0.1mm>d2>d3(斜率小于1);(3)機床機構實際沒移動,表現出標準的反向間隙;(4)機床運動距離與脈沖器經定數值相等(斜率等于1),恢復到機床的正常運動。無論怎樣對反向間隙進行補償,其表現出的特征是:除了(3)階段補償外,其他各段變化依然存在,特別是(1)階段嚴重影響到機床的加工精度。補償中發現,間隙補償越大,(1)階段移動的距離也越大。 分析上述檢查認為存在幾點可能原因:一是電機有異常,二是機械方面有故障,三是絲杠存在間隙。為了進一步診斷故障,將電機和絲杠完全脫開,分別對電機和機械部分進行檢查。檢查結果是電機運行正常;在對機械部分診斷中發現,用手盤動絲杠時,返回運動初始有很大的空缺感。而正常情況下,應該能感覺到軸承有序而平滑的移動。 故障處理:經過拆卸檢查發現該軸承確實受損,且有滾珠脫落。更換后機床恢復正常。 2.控制邏輯不妥導致加工精度異常 故(gu)障現(xian)象:一臺(tai)上(shang)海機床廠家生(sheng)產的(de)加工中心,系(xi)統(tong)(tong)是Frank.加工過程(cheng)中,發(fa)(fa)現(xian)(xian)該機(ji)床(chuang)(chuang)X軸精度異常,精度誤差(cha)(cha)(cha)小為(wei)(wei)(wei)0.008mm,大為(wei)(wei)(wei)1.2mm.故障診斷(duan):檢(jian)查中,機(ji)床(chuang)(chuang)已(yi)經(jing)按照要求設置(zhi)了(le)G54工件(jian)坐標(biao)(biao)系(xi)。在(zai)手(shou)動輸(shu)入(ru)(ru)數(shu)(shu)據方(fang)式(shi)操作下,以G54坐標(biao)(biao)系(xi)運(yun)行(xing)(xing)一段程(cheng)序即(ji)“GOOG90G54X60.OY70.OF150;M30;”,待機(ji)床(chuang)(chuang)運(yun)行(xing)(xing)結束后顯(xian)示器上顯(xian)示的(de)(de)(de)(de)機(ji)械坐標(biao)(biao)值(zhi)為(wei)(wei)(wei)(X軸)“-1025.243”,記(ji)錄下該數(shu)(shu)值(zhi)。然后在(zai)手(shou)動方(fang)式(shi)下,將機(ji)床(chuang)(chuang)點動到(dao)其他(ta)任意位(wei)(wei)(wei)置(zhi),再(zai)次(ci)在(zai)手(shou)動輸(shu)入(ru)(ru)數(shu)(shu)據方(fang)式(shi)操作下運(yun)行(xing)(xing)剛才的(de)(de)(de)(de)程(cheng)序段,待機(ji)床(chuang)(chuang)停止(zhi)后,發(fa)(fa)現(xian)(xian)此(ci)(ci)時機(ji)床(chuang)(chuang)坐標(biao)(biao)數(shu)(shu)值(zhi)顯(xian)示為(wei)(wei)(wei)“-1024.891”,同(tong)上一次(ci)執行(xing)(xing)后的(de)(de)(de)(de)數(shu)(shu)值(zhi)比較相(xiang)差(cha)(cha)(cha)了(le)0.352mm.按照同(tong)樣的(de)(de)(de)(de)方(fang)法,將X軸點動移動到(dao)不同(tong)的(de)(de)(de)(de)位(wei)(wei)(wei)置(zhi),反(fan)復(fu)執行(xing)(xing)該程(cheng)序段,而(er)顯(xian)示器上顯(xian)示的(de)(de)(de)(de)數(shu)(shu)值(zhi)都有所不同(tong)(不穩定(ding))。用百分(fen)表對X軸進(jin)(jin)行(xing)(xing)仔(zi)細檢(jian)查,發(fa)(fa)現(xian)(xian)機(ji)械位(wei)(wei)(wei)置(zhi)實(shi)際誤差(cha)(cha)(cha)同(tong)數(shu)(shu)字顯(xian)示出(chu)來的(de)(de)(de)(de)誤差(cha)(cha)(cha)基本一致,從而(er)認為(wei)(wei)(wei)故障原因(yin)為(wei)(wei)(wei)X軸重復(fu)定(ding)位(wei)(wei)(wei)誤差(cha)(cha)(cha)過大。對X軸的(de)(de)(de)(de)反(fan)向間隙(xi)及(ji)定(ding)位(wei)(wei)(wei)精度進(jin)(jin)行(xing)(xing)檢(jian)查,重新(xin)補(bu)償其誤差(cha)(cha)(cha)值(zhi),結果起不到(dao)任何作用。因(yin)此(ci)(ci)懷疑光柵尺及(ji)系(xi)統(tong)(tong)參數(shu)(shu)等(deng)有問題。但為(wei)(wei)(wei)什么產(chan)生如此(ci)(ci)大的(de)(de)(de)(de)誤差(cha)(cha)(cha),卻又未出(chu)現(xian)(xian)相(xiang)應的(de)(de)(de)(de)報警信息進(jin)(jin)一步檢(jian)查發(fa)(fa)現(xian)(xian),此(ci)(ci)軸為(wei)(wei)(wei)垂直方(fang)向的(de)(de)(de)(de)軸,當X軸松開(kai)時主軸箱向下掉,造成了誤差。 故障處理:對機床的PLC邏輯控制程序做了修改,即在X軸松開時,先把X軸使能加載,再把X軸松開;而在X軸夾緊時,先把X軸夾緊后,再把使能去掉。調整后機床故障得以解決。 3.機床位置問題導致加工精度異常 故(gu)障現象:一(yi)臺杭州產的立式數控銑床,配備北京KND-10M系統。在點動或加工過程中,發現Z軸異常。 故障診斷:檢查發現,Z軸上下移動不均勻且有噪聲,且存在一定間隙。電機啟動時,在點動方式下Z軸向上運動存在不穩定的噪聲及受力不均勻,且感覺電機抖動比較厲害;而向下運動時,就沒有抖動得這么明顯;停止時不抖動,在加工過程中表現得比較明顯。分析認為,故障原因有三點:一是絲杠反向間隙很大;二是Z軸電機工作異常;三是皮帶輪受損至受力不均。但有一個問題要注意的是,停止時不抖動,上下運動不均勻,所以電機工作異常這個問題可以排除。因此先對機械部分診斷,在診斷測試過程中沒有發現異常,在公差之內。利用排除法則,余下的只有皮帶問題了,在檢測皮帶時,發覺這條皮帶剛換不久,但在細心檢測皮帶時,發現皮帶內側出現不同程度的受損,很明顯是受力不均所至,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在診斷中發現電機放置有問題,即裝夾的角度位置不對稱造成受力不均。 故障處理:只要將電機重裝,對準角度,測量好距離(電機與Z軸的軸承),皮帶兩邊(長度)要均勻。這樣,Z軸上下移動不均勻且有噪聲及抖動現象就消除了,Z軸加工恢復正常。 4.系統參數未優化,電機運行異常 導致加工精度異常系統參數主要包括機床進給單位,零點偏置,反向間隙等。例如Frank數控系統,其進給單位有公制和英制兩種。在機床修理過程中對于局部處理,常常影響到零點偏置和間隙的變化,故障處理完畢后應作適時的調整和修改;另一方面,由于機械磨損嚴重或連接位松動也可能造成參數實測值的變化,需要對參數做相應的修改才能滿足機床加工精度的要求。 故障現象:一臺杭州產的立式數控銑床,配備北京KND-10M系統。在加工過程中,發現X軸精度異常。 故障診斷:檢查發現X軸存在一定間隙,且電機啟動時存在不穩定的現象。用手觸摸X軸電機時感覺電機拉動比較厲害,停止時拉動不明顯,尤其是點動方式下比較明顯。分析認為,故障原因有兩點:一是絲杠反間隙很大;二是X軸電機工作異常。 故障處理(li):利用KND-10M系(xi)統的參數(shu)功能,對(dui)電機進行調(diao)試。首先對(dui)存(cun)在的間隙(xi)進行補償,再調(diao)整(zheng)伺服系(xi)統參數(shu)及脈沖抑制(zhi)功能參數(shu),X軸電機的抖動消除,機床加工精度(du)恢復(fu)正常